11月外加工生产进入旺季,裁剪中心生产任务骤增,为配合好分厂,中心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,连续晚上加班一个多月,充分保障各车间生产。主要措施如下:
一是进行人员优化组合,提高整体工效。今年,裁剪中心人员得到补充,我们合理安排配置,首先配备齐全2个自动裁剪小组人员,并将6个手刀组人员调整,通过按老学员带新学员,老、中、青合理搭配,生产任务到组,责任到人,强化了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,总体工效得到较大提高。
二是完善考核机制,充分调动积极性。裁剪中心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,实行分生产小组人均工时排名奖惩机制,每周、每月按生产小组人均工时进行排名,月排名前三位的小组在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,排名最后一位的小组作自我批评和反思;对月排名前三位、周排名首位及部分评选的先进个人进行物质奖励,大大激发了一线作业人员的劳动积极性,小组和个体的劳动效率得到普遍提升。
三是加强质量管控,保质保量完成任务。(1)严把布料检验关,配备4名验布人员,实现所有面布抽检30%,问题面布百分之百过验;对部分布料分缸号、布封存放。(2)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标准,拉布、裁剪、写菲、分扎,以及物料收发等工序,都按照相应流程标准操作。(3)按排专人对每一床裁片进行点包、点扎检查,做到包包过检、扎扎过点,通过及时检查,把生产质量问题消除于内部,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。